当前位置: 循环首页>在线期刊>争鸣焦点
  • CRT:我们脚下的路还有多远?

    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CRT,在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伴随下已逐渐成为CHF治疗的重要方法,现在已被作为重要治疗策略写入国内外多项CHF治疗指南,越来越多的CHF患者正在受益于CRT。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22701人浏览 发布于:2008-03-03

  • 心力衰竭的危险分层,MTWA有帮助吗?

    心力衰竭患者属于恶性心律失常高危人群,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检测作为心力衰竭的危险分层工具,在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猝死的效能如何?MTWA能否有效识别可以受益于ICD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23941人浏览 发布于:2008-01-29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晚期PCI是否必要?

    近年随着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快速进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ACS患者标准治疗之一,早期PCI治疗ACS患者特别是高危患者已获得众多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但晚期PCI治疗ACS患者的试验结果相互矛盾而备受争议,近两年随着OAT、OPTIMA等研究结果的陆续公布,更使其处于争论的“风头浪尖”。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24247人浏览 发布于:2007-12-25

  • 抗血小板治疗:强化抑或适度?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治疗原则中,抗血小板治疗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任何药物均有着另广大医生无奈的背光面,抗血小板药物所带来的出血风险不容忽视。几十年间,阿司匹林、肝素、氯吡格雷、糖蛋白(GP)IIb/IIIa抑制剂等不同种类的抗血小板药物层出不穷。研究者们除不断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外,亦需关注上述药物的安全性,而医生们选择何种药物时则在强化疗效和保守防治之间走着钢丝。 新型的抗血小板制剂Prasugrel与氯吡格雷一样,也是一种前体药物,能更快速、更有效地抑制腺苷二磷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且个体差异小。TRITON-TIMI 38试验结果肯定了Prasugrel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急诊靶血管血管重建及支架血栓形成。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医生们在抗血小板治疗上将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呢?本期的争鸣焦点栏目将与您携手,探讨ACS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20326人浏览 发布于:2007-12-04

  • GP IIb/IIIa抑制剂应用时限之争

    众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已经证实,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在早期即给予干预可明显降低其病死率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早期的治疗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及药物治疗。尽管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均希望有PCI指征者能够尽快得到治疗,但目前实际的D2B(Door to Balloon)时间仍不尽如人意,更遑论接受CABG的时间?因此早期的药物干预在心血管医生的实际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糖蛋白(GP)IIb/IIIa抑制剂的应用能明显降低ACS患者围手术期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GP IIb/IIIa抑制剂的应用势必会增加出血的风险。GP IIb/IIIa抑制剂应用的时机目前有两种:血管造影前就给予GP IIb/IIIa抑制剂的常规上游治疗;或者选择性用于行PCI患者的延期治疗。虽然各指南均以I类证据推荐在ACS介入治疗中应用GP IIb/IIIa抑制剂,但究竟上述两种治疗时机哪种更优呢?最近的研究证据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提示…… (详见9版) 敬请登陆《国际循环网》www.icirculation.com,参与有关“GP IIb/IIIa抑制剂应用时限之争”的论坛讨论和投票调查,与数万名专业临床医生分享您的见解。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27149人浏览 发布于:2007-11-06

  • 雌激素对绝经女性的心脏保护作用——事实还是臆测?

    编者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激素替代治疗(HRT)经历了从开始的热捧,到后来的冷落,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妇女健康启动项目(WHI)是一项大规模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其目的是研究HRT对女性主要临床终点的作用。2003年,WHI试验报道雌激素联合孕激素的HRT治疗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反而增加了绝经期妇女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2004年WHI单纯雌激素试验(WHI-CEE)则表明,雌激素对于50岁到59岁的绝经女性可能具有心脏保护作用,不过遗憾的是,在能得出明确结论前,该试验提前终止了。 于是,人们开始质问:HRT对心脏疾病到底是中性的,有害的还是有益的?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37748人浏览 发布于:2007-10-08

  • [本期争鸣]预测冠心病危险性——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

    编者按: 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的资料已充分证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发病和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近年来多个指南已将降低LDL-C作为冠心病防治的首要目标。尽管如此,LDL-C仍无法反映患者的总体血脂情况,这一领域需要更多基础研究的证据支持。近年随着AMORIS、NPHS、QCS、AFCAPS/TexCAPS等研究结果的公布,表明载脂蛋白B(apoB)具有较常规脂质指标更好的冠心病危险性预测能力。apoB与LDL-C相似,具有检测方法可靠、重复性较好的特点,二者的检测所需花费也相当。但能否替代LDL-C还需考虑其他众多因素的影响。《Lancet》、《Circul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著名杂志陆续发表了多篇论文支持将apoB作为管理冠心病危险性的新指标,今年6月召开的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第76届年会对此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那么,apoB预测冠心病危险性到底获得了哪些证据支持?apoB与LDL-C作为预测指标各有哪些优势?apoB目前能否替代LDL-C用于冠心病危险性预测?请跟随我们进入本期的“争鸣焦点”栏目一探究竟吧!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29509人浏览 发布于:2007-09-12

  • 高血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循证时代矛与盾对决

    编者按:高血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这对唇齿相依的疾病多年来一直困扰医学界,既往人们曾认为,对于这类患者,早期的积极降压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最近10余年陆续发表了多个大规模临床研究,研究发现,卒中急性期患者通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早期是否需要降压治疗、维持较高血压是否对脑灌注有益以及如何选择理想的控制血压药物成为当前缺血性卒中治疗中辩论的焦点。时至今日,高血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矛盾仍然难以得出最后结论,各方专家仍在不断探索研究中……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26026人浏览 发布于:2007-08-27

  • 高危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如何兼顾效益与安全?

    回眸人类为改变血脂异常所作的努力:自从Framingham心脏研究证实血浆胆固醇是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以来,一系列旨在降低总胆固醇(TC)和/或LDL-C,以期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临床干预试验有序地开展,4S、CARE、LIPID、WOSCOPS、AFCAPS/TexCAPS、HPS、LIPS、Post-CABG、MIRACL、PROSPER等试验使得他汀类药物在众多血脂异常治疗的选择中异军突起,一枝独秀。大量临床试验表明,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通过他汀类药物治疗获益,而高危患者获益更明显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30453人浏览 发布于:2007-07-13

  • 观他汀研究须臾,论ACS降脂挑战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33746人浏览 发布于:2007-06-1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